印度3D打印再突破!在11000英尺海拔處3D打印軍事防護結構
2025年4月,印度深度科技公司Simpliforge Creations與印度理工學院海得拉巴分校(IIT Hyderabad)以及印度軍隊合作,成功完成了印度首個現(xiàn)場3D打印的軍用級防護結構。此項防御結構位于海拔11,000英尺的地區(qū),是在高海拔、低氧(HALO)條件下建造的最高3D打印結構。
△3D打印軍事防護結構的建造
印度軍隊代表兼IIT Hyderabad博士生Arun Krishnan解釋了項目的背景:“許多團隊和公司曾嘗試將3D打印建筑技術引入Leh的高海拔地形,但拉達克(Ladakh)的極端環(huán)境始終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最終,Simpliforge Creations與IIT Hyderabad之間的無與倫比的合作使這一目標得以實現(xiàn)。” 他強調,此次成功建造這一結構,展示了印度本土尖端技術克服惡劣環(huán)境的能力,能夠為武裝部隊提供實際支持。
極端環(huán)境下的工程挑戰(zhàn)
團隊部署了一套定制的機器人3D打印系統(tǒng),專門設計用于應對高海拔地區(qū)的低氧環(huán)境和溫度波動。這座防護結構經(jīng)過形式優(yōu)化以增強強度,使用當?shù)夭牧辖ㄔ欤麄打印過程耗時約14小時,而整個項目僅用了5天時間便完成。Simpliforge Creations首席執(zhí)行官Dhruv Gandhi分享了項目中的主要挑戰(zhàn):“在拉達克這種高海拔、低氧環(huán)境中執(zhí)行任務對我們的團隊和設備都是一項巨大考驗。” 他指出,氧氣含量的減少影響了許多方面,包括電力系統(tǒng)的性能下降以及人類工作效率降低。此外,低濕度和強烈的紫外線輻射也對建筑材料的完整性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
△3D打印完成的軍事防護結構
IIT Hyderabad的KVL Subramaniam教授進一步補充道,要在如此極端的條件下工作,不僅需要結構創(chuàng)新,還需要先進的材料科學支持。他們與Simpliforge Creations合作開發(fā)了一種可現(xiàn)場3D打印的混凝土混合物,確保其具備優(yōu)異的機械性能、耐用性和抗環(huán)境應力能力。團隊對當?shù)夭牧线M行了嚴格測試,優(yōu)化了混合比例,以適應極端氣候條件。
邁向未來的一步
Simpliforge Creations總經(jīng)理Hari Krishna Jeedipalli表示,該項目是公司在增材制造領域的又一重要成就。此前,公司已完成了印度首座3D打印橋梁以及世界上第一座3D打印宗教場所。Jeedipalli提到:“每個項目都是技術的一次飛躍,而這座位于拉達克的防御結構標志著我們在邁向地外應用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他展望未來時表示,計劃將這項技術商業(yè)化,應用于偏遠地區(qū)的建設,并進一步拓展至月球和火星等空間棲息地的構建。
全球國防制造業(yè)的趨勢
●印度通過“PRABAL項目”取得的進展,與全球范圍內向移動化、按需制造技術轉型的趨勢相吻合。例如,在美國,Project Convergence–Capstone 5(PC-C5)展示了Firestorm公司的移動3D打印平臺,能夠快速制造和修復無人機,其xCell系統(tǒng)在72小時內利用打印部件恢復了一架墜毀的無人機。
●澳大利亞制造商SPEE3D也在美國國防部舉辦的“需求點挑戰(zhàn)賽”(PONC)中展示了其遠征制造單元(EMU)。這套金屬3D打印機即使在零下低溫環(huán)境中也能高效運行,生產(chǎn)出堅固的金屬部件,解決了偏遠或惡劣環(huán)境下關鍵的后勤問題。
點評
此次印度在高海拔地區(qū)成功使用3D打印制造防御結構的案例,展示了印度本土技術創(chuàng)新的力量,也為全球國防制造業(yè)提供了新思路。從高山到太空,這項技術正逐步改變傳統(tǒng)建筑和制造模式,為人類開拓更多可能性!
https://nanjixiong.com/thread-174883-1-1.html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