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陶瓷植入物在頜面外科取得突破,成功率高達92%
生物陶瓷植入物能夠高度模仿人體骨骼,一旦被證明安全有效,就有望取代目前廣泛使用的金屬和聚合物植入物。2025年4月,一項長期跟蹤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消息,定制化的生物陶瓷植入物在手術中表現出色,可成為一種替代方案。
這項研究由比利時AZ Sint-Jan Brugge AV醫院的頜面外科團隊主導,使用Lithoz公司生產的LithaBone TCP 300磷酸三鈣材料,并通過CeraFab 3D打印機制造植入物。研究得到了德國KLS Martin集團的支持,結果非常積極。
KLS Martin:低調卻卓越的行業先鋒
KLS Martin是一家總部位于德國的家族企業,專注于材料科學和外科植入系統,在顱頜面外科(CMF)領域,憑借創新產品享有盛譽。例如,個性化胸腔規劃工具、手部植入器械、螺釘以及手術設備等都備受推崇。
KLS Martin與前沿研究人員合作,推動新技術的市場化:
●2016年,KLS Martin就在美國杰克遜維爾建立了3D打印設施,用于生產定制化的顱頜面工具和植入物。
●2017年,KLS Martin與3D Systems和Concept Laser的合作。此次研究團隊中還包括一位杰出的頜面外科醫生Gwen Swennen,他以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為項目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關研究已發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期刊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ijom.2025.01.004
小樣本研究帶來大希望
這項長期研究僅涵蓋14名患者,他們在五年內接受隨訪,這些患者都接受了雙側矢狀劈開截骨術(BSSO),旨在恢復下頜功能并改善外觀。手術過程中,上下頜骨被切開、重新定位并固定。這類手術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咀嚼、說話和呼吸,但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包括神經損傷、活動受限以及長期疼痛等問題。
在這項研究中,所有患者都患有牙頜畸形(dysgnathia),即下頜錯位。通常情況下,術后恢復需要兩個月,完全康復需要長達半年。手術過程中螺釘放置不當是導致長期并發癥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該手術非常復雜所以適合結合數字化規劃軟件進行手術設計,過去三十年間,顱頜面外科一直是個性化植入物的理想試驗場,其實際效果非常不錯。
92%成功率:生物陶瓷的里程碑
Lithoz首席執行官Johannes Homa博士表示:“這是整個增材制造行業的歷史性時刻!這項首次進行的長期臨床隨訪研究表明,我們的LCM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通過臨床驗證超過92%的成功率,我們為外科手術歷史樹立了一個改變游戲規則的里程碑,使3D打印患者定制化生物陶瓷植入物成為傳統手術干預的成熟替代方案。”
研究中使用的工藝被稱為LCM(光固化陶瓷制造),植入物由β-磷酸三鈣制成。這些可吸收的骨植入物根據每位患者的截骨間隙量身定制,以填補切割和重新對齊后的空隙。為了設計植入物并規劃手術,團隊還使用了專門的數字化手術規劃軟件。在14名患者中,僅有兩例出現了輕微的長期并發癥,其余手術均被評為良好。盡管樣本量較小,但整體結果非常鼓舞人心。
△3D打印患者專用腭部填塞器,用于治療腭裂
生物陶瓷的優勢與未來應用
可吸收骨植入物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不僅可以用于下頜手術,還能擴展到身體其他部位的多種手術中。尤其是磷酸三鈣植入物,因其接近骨骼的特性,可能比金屬或聚合物更安全,同時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個性化植入物能夠在許多情況能解決獨特的問題。例如,針對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定制化的植入物可以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數字化規劃助力精準醫療
優秀的術前數字規劃軟件是Materialise等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加入了這一市場。可吸收植入物不僅減少了手術次數和矯正程序的需求,還降低了長期問題的風險。將陶瓷、可吸收、數字化規劃和定制化相結合的植入物,堪稱增材制造技術的典范。從顱頜面外科到更廣泛的骨骼系統,類似的手術和植入物將會在更多領域發揮作用。這不僅是Lithoz、KLS Martin以及研究人員的卓越成就,也是增材制造行業的重要里程碑,預示著未來的無限可能。
總結:一場醫療技術的新變革
生物陶瓷植入物的研究成果表明,3D打印技術正在迅速改變醫療領域的格局。通過結合先進的材料科學、數字化規劃和個性化定制,生物陶瓷植入物為患者帶來了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選擇。這一突破不僅展示了科技的力量,也為未來的醫療創新鋪奠定了基礎。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