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醫院計劃在3-4年實現生物3D打印再生器官
如今,3D打印在假肢制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比起傳統假肢,它們更實惠,功能更完善,對于人們的吸引力也更大。不過,假肢始終比不上真實的器官,如果哪一天假肢遭到淘汰也不足為奇。事實上,現代醫療正在往這個方向上努力——再生完整的器官,據威爾士斯旺西醫院稱(Morriston Hospital),這項技術大概會在3年之內實現。
Iain Whitaker教授稱:“簡單來說,我們正在努力利用人體細胞衍生全新的組織,我們希望幫助那些天生有缺陷的或者在不幸中失去耳鼻的人們,我們利用人體細胞,培植它們,然后用可打印的材料,將它們使用3D打印技術制作出來,然后移植到人體上。”
這項研究的具體步驟包括:從一個病患身上提取軟骨組織樣品,把它們放在恒溫箱里,在接下來的幾周中,這些細胞就會自動生長繁衍,接著研究人員會把它們與一種液體分子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果凍狀的結構。通過對病患身體的掃描,這種像果凍一樣的材料會被作為3D打印器官的原材料,比如耳朵、鼻子,生成相應的形狀,給它們加上一些反應物后,研究人員會再次把它們放回恒溫箱,在那里這些細胞會吸收充足的養分,逐漸增強以至形成自己的軟骨組織。
Whitaker解釋說:“雖然該項研究還處于初期階段,并且需要很多領域的專家協作完成,但是我們已經證實了人體細胞生成的3D打印結構可以存活的概念。目前我們準備提取更多的細胞數,以此打印更大的結構,并且會進行反復試驗,以證明是否適用于人體。”
據中國3D打印網了解,這些試驗會首先在動物身上進行,研究小組表示他們希望在3到4年之后,再開始臨床試驗。假肢制造領域現在還不用恐慌,因為這個研究項目的主要目標是面部器官。不過,正如Whitaker所說,這只是研究的第一步,一旦被成功應用,改變將會接踵而來。
“說到未來,好消息是如果我們的研究成功,病患就可以在兩個月之內獲得他們的3D打印重建器官,并且不會像傳統方式那樣需要從別人身上獲取。”Whitaker補充說。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