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模型哪來3D打印 3D掃描儀不完全盤點(3)
PrimeSense技術
PrimeSense技術用光源照明給需要測量的空間編碼。光照在空間物體上形成光斑,這些光斑具有高度的隨機性,而且會隨著距離的不同變換圖案。也就是說空間中任意兩處的光斑圖案都是不同的。只要在空間中打上這樣的結構光,整個空間就都被做了標記,把一個物體放進這個空間,只要看看物體上面的光斑圖案,就可以知道這個物體在什么位置了。由于PrimeSense技術使用的是連續的照明,不需要特制的感光芯片,而只需要普通的CMOS感光芯片,這讓3D掃描儀的成本大大降低。
第2頁:手持式3D掃描儀如何得到數字模型
●3D掃描儀如何得到物體的數字模型
很多手持式3D掃描儀、桌面3D掃描儀、3D掃描鏡頭采用的是PrimeSense技術,例如微軟第一代Kinect體感設備、Artec公司的手持式掃描儀、Matterport的桌面3D掃描儀、Occipital的3D掃描鏡頭。應該說PrimeSense的解決方案成為3D掃描大眾化的福音。3D掃描儀如何生成物體的數字模型呢?拿手持式3D掃描儀來舉個例子。
手持3D掃描儀繞物體一周。此時掃描儀獲得物體的空間信息,包括深度(depth)和顏色(color)。深度信息用來確定物體表面每一個點在空間中的位置,顏色信息用來記錄每一個點的色彩。
3D掃描儀在不同角度,會記錄物體的若干幅位置信息。軟件將這些位置信息比對(align),來獲得整體的位置信息。
軟件融合(fuse)所有的位置信息組合成一個完整的物體,這時建模才算完整。
完整的3D數字模型是由許多的小三角形拼合成物體的表面,因此3D掃描儀能夠獲取和生成的小三角形數量與掃描精度有直接關系。三角形數量越多,掃描精度越高。
位置信息處理完畢,還有表層顏色。這一步軟件將顏色信息附加到數字模型上,叫做蒙皮(texturize)。
最后,把結果導出成為3D文件格式,例如STL、OBJ等,可以在Maya、AutoCAD、3DMax等三維建模軟件中編輯,也可以直接用3D打印機打印出來。
包括手持式3D掃描儀在內,當前大多數的消費級3D掃描儀都是實用的PrimeSense技術, 數據采集原理大同小異。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