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模型哪來3D打印 3D掃描儀不完全盤點(2)
時差測距(Time-of-Flight)
時差測距(time-of-flight,又稱“飛時測距”)的3D激光掃描儀是一種主動式(active)的掃描儀,其使用激光光探測目標物。激光測距儀確定儀器到目標物表面距離的方式,是測定儀器所發(fā)出的激光脈沖往返一趟的時間換算而得。即儀器發(fā)射一個激光光脈沖,激光光打到物體表面后反射,再由儀器內的探測器接收信號,并記錄時間。由光速和時間,算出被測體的一點到儀器的距離。
三角測距(Triangulation)
三角測距原理
三角測距3D激光掃描儀,也是屬于以激光去偵測環(huán)境的主動式掃描儀。相對于飛時測距法,三角測距法3D激光掃描儀發(fā)射一道激光到待測物上,并利用攝影機查找待測物上的激光光點。隨著待測物(距離三角測距3D激光掃描儀)距離的不同,激光光點在攝影機畫面中的位置亦有所不同。這項技術之所以被稱為三角型測距法,是因為激光光點、攝影機,與光源本身構成一個三角形。在這個三角形中,光源與攝影機的距離、及激光在三角形中的角度,是我們已知的條件。通過攝影機畫面中激光光點的位置,可以決定出攝影機位于三角形中的角度。這三項條件可以決定出一個三角形,并可計算出待測物的距離。在很多案例中,人們以一線形激光條紋取代單一激光光點,將激光條紋對待測物作掃描,大幅加速了整個測量的進程。
手持激光(Handhold Laser)
手持激光掃描儀通過上述的三角形測距法建構出3D圖形:通過手持式設備,對待測物發(fā)射出激光光點或線性激光。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探測器(通常是攝像頭)測量待測物的表面到手持激光產品的距離。掃描儀獲得的數據,會被導入電腦中,并由軟件轉換成3D模型。手持式激光掃描儀,通常還會綜合被動式掃描(可見光)獲得的數據(如待測物的結構、色彩分布),建構出更完整的待測物3D模型。
非接觸被動式掃描
被動式掃描儀本身并不發(fā)射任何輻射線(如激光),而是以測量由待測物表面反射周遭輻射線的方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由于環(huán)境中的可見光輻射,是相當容易取得并利用的,大部分這類型的掃描儀以偵測環(huán)境的可見光為主。但相對于可見光的其他輻射線,如紅外線,也是能被應用于這項用途的。因為大部分情況下,被動式掃描法并不需要規(guī)格太特殊的硬件支持,這類被動式產品往往相當便宜。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