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3D打印概念股哪些可能爆發
“3D系統”公司大廳擺放的3D打印的“人臉”
3D技術“打印”出的比基尼
3D打印新工業革命
本周爆出世界上首支以3D打印技術制造的槍試射成功的消息,這讓一些政界人士、反槍支團體和分析師擔憂,這類槍支問世將助長犯罪和暴力。
為何3D打印槍支的技術讓人們如臨大敵,3D技術究竟有什么魔力,又將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讓我們去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羅克希爾的“3D系統”公司看一看。
來到南卡羅來納州羅克希爾“3D系統”公司燈火輝煌的大廳里,你的目光便無法從那些陌生而奇妙的東西身上轉開了:一把擁有全部功能的尼龍吉他;一副下頜嵌著滿滿的牙齒的鯨魚骨架;一雙五彩斑斕、正常尺寸的高跟鞋;一個玩具機器人[-3.68% 資金 研報];還有幾張看上去像是人臉的東西。“這來自于超聲波圖像。”公司首席營銷官凱西·劉易斯聳了聳肩膀,說道。
所有這些東西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打印”出來的。根據大量數據文件,將一層層的金屬、陶瓷或塑料材料融合在一起,直到得到所要打印東西的獨特的性狀,這個程序就叫做3D打印。如果你還沒聽說過3D打印,那說明你最近對新聞和科技博客的關注度不夠,美國總統奧巴馬最近都在國情咨文中說,3D打印具有徹底改變人們制造一切東西方式的潛能。
雖然很多人最近才聽說3D打印技術,但工程師和設計師使用昂貴的大型3D打印機的歷史已有將近30年,航空航天、國防和汽車制造等行業經常使用3D打印機打印零部件。現在,數字化設計軟件已經成熟,掃描儀無處不在,桌面打印機也成為個體企業、學校和家庭負擔得起的工具。技術專家們興高采烈地宣布3D打印技術將會促進設計“民主化”,使得人們從那些大批量生產的模板化產品中解放出來。
但這還不是讓人感到興奮的最大理由。在“3D系統”公司的大廳里,到處可見的是人們努力用最便宜的塑料垃圾打印出來的產品——微型花瓶、手機套、飾品、玩偶以及骷髏頭工藝品。這些廉價的小玩意都是通過3D打印系統才變廢為寶的。
“這是我們的消費策略。”劉易斯解釋說。她指向一組粉紅色、藍綠色和石灰綠色的打印機。打印機的多維數據庫現在設定的打印咖啡機,打印出的咖啡機明亮而光滑,上面有個開關,一個拇指驅動器和一個標著1299美元的價格標簽。多維數據庫通過材料擠出程序創建打印對象,一個打印針頭負責將熔化的塑料存放和堆積在一個平臺上。當用戶把設計數據裝載到多維數據庫時,打印程序就會啟動,軟件會幫助用戶修正模型的數據,如果用戶需要,還可以自動添加支座結構,支座也由相同的打印機用相同的塑料原料打印出來。接著多維數據庫開始打印出很薄的板層,打印針頭會根據設計圖在X軸和Y軸上移動。
多維數據庫可以創建擁有16種不同顏色的物體,但同時只能打印出一種顏色的板層。如果想要用一個打印針頭打印出兩種以上顏色的玩具機器人或者骷髏頭工藝品,你就需要置辦一個雙核多維數據庫,它的成本要翻一倍還多,但是有兩個可以自動開啟和關閉的墨盒,這是桌上打印機的一個跳躍性的發展。
劉易斯又介紹了他們公司的玻璃幕墻制作間,那里有他們公司的“鎮山之寶”——一些帶著小窗口的冰箱大小的機器,這些機器四周被很多的監視器、鍵盤和CPU包圍著。電線像蛇一樣在頭頂蜿蜒,吸塵器無處不在,因為地板上到處是尼龍粉末,顯得很滑。通過機器上的小窗口,可以看到機器里正在發生化學反應,薄薄的一層深藍色液體正在變黏變硬。幾秒鐘之后,一陣光閃過,另一個出口就會抽出一層樹脂。
每一層樹脂的厚度是50微米,相當于一毫米的二十分之一。厚度越薄,分辨率越高,細節越清晰。打印出來的成品可以被用來制造床、平臺、水槽等物品。另一臺價值17萬美元的打印機在制造什么?劉易斯看了看機器上的監視器,猜測它在制造珠寶。很多打印機制造的都是一些小玩意,但劉易斯說它們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此。
劉易斯又轉向了另一臺有小窗口的機器。這臺機器里不再是深藍色液體,而是白色的尼龍粉。一個擦拭器擦著容器的表面,激光在上面輕輕蝕刻出4個圓環的形狀和一個小的飛旋鏢,它們被熔化的尼龍粉黏合在一起,這個過程叫燒結。擦拭器再度開動,擦掉這些形狀,然后再燒結4個圓環和一個小的飛旋鏢。監視器顯示,經過26小時的燒結,這個東西已經有4英寸厚,而且還要燒結很多小時。除非粉末耗盡產品完成,否則程序不會停止。打印出來的東西可能用來制造無人機,也可能用來制造發動機的缸體,劉易斯也說不準。不過她知道,這個產品和用傳統工藝制造出來的產品一樣經久耐用,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兩個小時的展示,劉易斯讓大家知道,傳統工業生產的方式可能很快成為歷史,3D打印將成為新興的生產方式,一場新的工業革命正悄然進行。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