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再支持3D打印,《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發展規劃(2016-2020年(4)
時間:2016-11-02 14:54 來源:南極熊 作者:中國3D打印網 閱讀:次
(二)重點方向
1.發展高效、綠色的原材料工業,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1)鋼鐵工業
以高效低耗和環境友好為原則,面向深部、復雜難采選礦產資源,開發安全高強度采礦技術與特色選礦工藝。以構建優質、高效、綠色的鋼鐵制造流程為目標,深度開發節能減排技術、相關工藝裝備、智能制造技術并加快實現產業化應用。開發一批低成本、低消耗、高強度、長壽命、全生命周期減排的鋼鐵材料,以滿足《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以及傳統產業升級提出的鋼鐵材料需求。加快形成我國鋼鐵材料品種、生產、應用、評價與標準規范體系。
專欄4:鋼鐵工業重點發展方向
礦產資源:共伴生組分與尾礦資源綜合利用與循環利用技術,國內鐵礦、焦煤等資源科學勘探技術,低品位難選礦綜合利用技術。
流程、工藝與裝備:高爐-轉爐長流程和廢鋼-電爐短流程的關鍵界面匹配與優化、二次能源高效轉化、低品質余熱回收利用、節能長壽高爐系統、冶金副產物治理及資源化應用等節能減排技術,潔凈鋼冶煉系統、高效軋制及熱處理、薄帶鑄釓、無頭軋制等工藝裝備,兩化深度融合的質量管控系統與智能制造系統。
鋼鐵材料:高鐵輪對用鋼、新一代超高強汽車鋼、高品質冷鐓鋼等鋼鐵材料,基于全生命周期節能減排以及不同服役環境下材料設計與評價、組織控制、精確成型與加工等關鍵技術裝備。
(2)有色金屬工業
開展成礦區帶與礦產資源基地深邊部成礦潛力評價與成礦預測綜合技術方法研究,增強資源保障能力,研發深部、大型復雜金屬礦綠色安全高效開采技術,建設智能礦山和智慧礦山,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以短流程清潔冶金技術,廢雜有色金屬二次資源循環利用新技術、新工藝與裝備為開發重點,進一步推動產業節能減排和資源的循環利用。研發低能耗短流程、高效高精度加工等新技術、新工藝及裝備,掌握大規格材料穩定批量制備技術以及表面防護、連接等多種應用技術。積極提升行業整體技術裝備水平。
專欄5:有色金屬工業重點發展方向
礦產資源:無人采礦技術裝備及智能控制技術,難處理金屬礦和戰略稀缺資源清潔高效提取利用關鍵技術,高效綠色選冶藥劑。
節能環保與循環利用:冶煉渣和尾礦綜合利用技術,廢水治理及循環回用技術,冶煉煙氣治理及余熱利用技術,廢鉛物料循環利用技術與裝備,高鋁粉煤灰酸法提取氧化鋁及綜合利用技術。
有色金屬材料與加工:高性能大規格鋁、鎂、鈦、銅合金材料制備及精密成形工藝與控制、服役性能評價等技術,大型復雜截面型材、管材、鍛件等技術,高純金屬、稀有稀貴金屬材料制備、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低成本化等應用技術與成套工藝,難熔金屬成型、大尺寸靶材、功能梯度系列硬質合金、高球形度合金粉及絲材、電子漿料及催化材料等制備技術。
重大裝備:高效節能采選冶大型裝備和先進控制裝備與系統、大規格高性能合金錠坯鑄造機、大型主承力鍛件多向等溫模鍛壓機、大型復雜整體壁板蠕變時效成形成套裝備、超薄壁大型筒形件精密旋壓成形機、大規格板材連續輥底淬火-多級時效熱處理裝備。
(3)石化和化學工業
開發高性能合成樹脂、高效綠色阻燃材料、高性能合成橡膠、高性能膜材料等高端石化產品的制備加工技術。突破石油煉制技術,滿足質量升級需求,提高石油資源利用率。開展現代煤化工升級示范,發展生物化工,進一步降低石化行業對石油資源的依賴性。開發高效、環保新型肥料等創新產品及新型肥料增效技術,開發高效、安全、經濟、環境友好的農藥品種。突破典型無機產品、有機產品和關鍵中間體的綠色制造工藝。
專欄6:石化和化學工業重點發展方向
高端石化產品:抗菌合成樹脂、雙向拉伸聚乙烯薄膜專用樹脂、車用輕質環保高性能聚氨酯、高強度高韌性多功能環氧樹脂、茂金屬聚烯烴樹脂,高強碳纖維穩定工業化生產技術,茂金屬聚乙烯大型擠壓造粒技術、熔體微分電紡納米技術、金屬化塑料環保技術,絕熱阻燃高性能聚磷腈、大分子膨脹阻燃劑高效合成與應用、高性能防火阻燃聚氯乙烯(PVC)建材,鉬系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膠(HVBR)、溴化的異丁烯/對甲基苯乙烯共聚物彈性體(BIMS)、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膠(SSBR),高孔隙率無機膜、高溫氣體除塵膜、耐溶劑分離膜、經濟型高性能離子交換膜,30萬噸/年及以上聚乙烯異向雙轉子連續混煉擠壓造粒機組。
石油煉制:基于原油加工配方化、信息化、精細化的未來煉廠全流程優化技術,高檔潤滑油制備技術,固體酸、離子液體烷基化技術,RSDS-IV技術、催化裂化降低汽油烯烴并提高辛烷值技術,液相循環加氫與滴流床加氫組合技術,更高活性的柴油超深度加氫脫硫技術和復合級配技術,超深度脫硫RTS技術,以劣質催柴(LCO)為原料生產高品質汽柴油的LTAG技術和RLG技術、FD2G技術,分子煉油以及配方原油技術,原油和成品油在線調和成套設備。
現代煤化工:日處理煤4000噸級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日處理煤量3000噸級航天粉煤加壓氣化技術及大型煤氣化過程工藝優化技術、100萬噸/年煤制芳烴及衍生物工程示范、合成氣完全甲烷化(單系列13億立方米/年)成套工藝示范、30萬噸/年聚甲氧基二甲醚(DMMn)產業化示范、低階煤分質梯級利用工程示范,新一代甲醇制低碳烯烴、合成氣制燃料乙醇關鍵技術、煤基聚乙醇酸降解材料技術、煤油共鏈技術、費托合成高附加值化學品技術及反應器、催化劑,煤化工廢水特征污染物酚氨及雜環類降解、煤化工廢水深度處理、煤化工過程多種廢氣污染物處置技術。
生物化工:聚羥基脂肪酸酯、生物聚脂、聚氨基酸、生物基聚氨酯和天然高分子為代表的系列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新品種,生物法制備多元醇生產聚酯和聚酰胺方法。
化肥農藥:摻混肥、硝基復合肥、增效尿素、緩(控)釋肥、尿素硝酸銨溶液,適用于節水農業的儲水保水功能肥、滴灌肥原料、采用肥水一體化技術的液體肥、多功能肥料,鉀硅鈣肥(調理劑),甲噻誘胺等農藥系列新品種,綠色生態農藥分子設計和系統優化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高效環保農藥制劑、關鍵助劑與應用技術、節能減排新工藝。
綠色工藝與裝備。無機產品(電石、乙炔、硫酸、過氧化氫)、有機產品(石油磺酸鹽、殼寡糖、鹽酸羥胺、氯乙烯、聚酯、環氧丙烷、環氧氯丙烷、精對苯二甲酸)和關鍵中間體(己二腈、環己酮、2,3,5-三甲基氫醌)的綠色制造工藝,千噸級酞菁顏料、雜環有機顏料和偶氮型有機顏料連續化生產、萬噸級高性能高濃度色母粒高效清潔化生產工藝及裝備,節能和高安全性輪胎設計與制造。
(4)建材工業
積極提升我國水泥工業在功能化和智能化制造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水平,滿足海工、能源、交通等國家重大工程要求。提升中國浮法玻璃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整體競爭力,在浮法玻璃制備技術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突破建筑衛生陶瓷設計技術,積極打造世界知名品牌。研發適應綠色建筑及裝配式建筑市場需求的節能、綠色、生態型的新型墻體及屋面材料。推進非金屬礦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開采,研發加工成套技術與專用裝備。以無鉻化為方向,重點開發低導熱長壽命耐火材料,加快實現我國建材工業窯爐產業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轉化。
專欄7:建材工業重點發展方向
水泥及水泥制品行業:高能效低氮預熱預分解及先進燒成技術,高效節能料床粉磨技術,水泥窯安全無害化協同處置廢棄物成套技術與裝備,原料、燃料均化配置技術,窯體氮氧化物消解和窯尾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數字化智能型控制與管理技術,新型低碳高標號、重大工程建設用多品種特種水泥熟料生產技術,高性能高效率低成本濾膜袋收塵技術等新型干法水泥工藝及裝備,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技術。
平板玻璃行業:平板玻璃節能窯爐新技術,玻璃熔窯煙氣除塵脫硫脫硝和余熱發電一體化技術,浮法玻璃生產過程數字化智能型控制與管理技術,平板玻璃垂直堆垛機、數控拉邊機、新型垂直攪拌器、熔窯組合式投料裝備等關鍵裝備,新型節能玻璃、真(中)空玻璃,透明導電膜等特種功能玻璃(基板)技術和成套裝備。
建筑衛生陶瓷行業:陶瓷墻地磚新型干法制粉,連續球磨工藝及成套裝備,陶瓷裝飾用噴墨印刷技術裝備及功能噴墨墨水,激光打印技術裝備,新型自動陶瓷磚檢選包裝技術,原料標準化及柔性精確自動配料技術,衛生陶瓷智能化生產技術及成套裝備,抗菌自潔新型色釉料制造技術,建筑衛生陶瓷產品創意設計與制造技術,建筑陶瓷磚薄形化、衛生陶瓷潔具輕量化及低品位原料和固體廢棄物資源利用技術。
新型墻體及屋面材料行業:輕質高強保溫砌塊和預制建筑墻板,利廢節能的輕質內墻隔板、外墻復合保溫板和帶裝飾飾面裝配式墻板及砌塊、防水保溫一體化墻體及屋面材料,輕集料混凝土墻體自保溫系統成套裝備和工程應用技術,新農村建設用建筑保溫材料、外圍護結構保溫用材料、A級防火保溫系統,超低能耗建筑配套建材技術,光伏光熱一體化墻體及屋面材料。
耐火材料行業:水泥窯用低導熱輕質高強耐堿磚、低導熱高強抗剝落磚、低導熱鎂鋁尖晶石磚、鎂鐵鋁尖晶石磚、低導熱硅莫復合磚、微納米增韌型澆注料、高溫噴補結合材料、輕質高強耐堿耐火澆注料、自流式耐火澆注料、干法噴涂料,玻璃熔窯用低導熱熔鑄鋯剛玉磚、氧化鋁格子磚、高強高密度硅磚、抗蠕變鋯英石磚、燒結氧化鋯磚、大型整體U形熔鑄氧化鋁流槽磚。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