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集錦:惠普3D打印三大布局再掀波瀾
自IT行業巨頭惠普正式進入3D打印行業以來,全球3D打印產業就一直沒有平靜過。其早先先是發布了其最新研發的MJF 3D打印設備以及一系列配套產品,然后就開始集結自己強悍的產業鏈隊伍,與眾多世界知名企業展開合作。不僅如此,除了不斷擴展自己的合作鏈之外,惠普還陸續收購了一些在全球3D打印行業頗有影響力和發展潛力的企業。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惠普在全球3D打印產業又做出了哪些新的布局:
惠普再秀肌肉:同時收購兩家3D掃描公司
如今看起來,當分拆后的惠普公司(HP Inc.)CEO Dion Weisler披露他們正在將戰略重點轉向3D打印時,他是認真的——在過去幾個月以來,這家科技巨人一直在向世界展示他們在3D打印領域里的實力,以及決心如今,惠普公司再次采取了行動。日前,該公司透露他們剛剛收購兩家3D掃描公司——David Vision Systems和David 3D Solutions。惠普公司宣稱,通過這次收購,他們希望能夠加強其提供世界唯一的端對端3D生態系統的能力,這個生態系統涉及從3D掃描、成像到3D打印的一切相關技術。
更重要的是,這并不是該公司朝著這個方向的邁出的第一步。兩個月前,該公司首次推出的 HP Jet Fusion 3D打印機震動了整個行業。與競爭對手相比,該產品打印速度提升了十倍、制造成本降低了50%。更重要的是,惠普已開始與法國化學領先企業阿科瑪(Arkema)合作以增加其工業級3D打印材料的種類;而在兩周前惠普剛剛披露其每年將向在西班牙的3D打印研發中心投入6000萬歐元的計劃。顯而易見,惠普正試圖在3D打印行業“搶班奪權”,這些最新的并購無疑將有助于該目標的實現。據了解,來自德國的David Vision Systems和David 3D Solutions都是3D掃描技術的領先企業,比如前者就以其成功的DAVIS SLS-3結構光3D掃描儀而知名。除此之外,這兩家公司將會在惠普的Sprout 3D掃描和3D打印平臺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據惠普公司透露,他們將通過并購獲得這兩家公司創新性的3D硬件和軟件資產,為Sprout的不斷進化以及提升他們在浸入式計算、3D打印和3D掃描市場(后者目前價值70億美元)上的地位提供必要的技術。具體來說,惠普公司需要的是這兩家David公司領先的3D掃描、拼接、融合解決方案,從而為從根本上提高3D掃描質量提供途徑。據了解,David公司已經開發出的掃描算法和自動校準方法將對惠普的3D平臺大有助益;萜展窘胧接嬎闳蜇撠熑思婵偨浝鞮ouis Kim為此說:“這是實現物理和虛擬的世界無縫混合的一個重要技術,也將是Sprout的一個核心技術,通過它惠普將進入范圍廣泛的行業領域,包括教育、醫療保健、設計和研究等。”
所以可以想見,惠普將在David成熟的3D掃描系統的基礎上繼續前進,并會用它來推進其Sprout 3D捕獲技術和其整個3D生態系統的演化。這應有助于加速惠普提供不可或缺的3D掃描和3D打印平臺的計劃。作為該收購行動的一部分,David的團隊將全部加入惠普團隊,盡管確切的交易記錄尚未披露,但是有一件事似乎很清楚:惠普正在成為3D打印領域中舉足輕重的力量。
德國材料巨頭贏創正式與惠普3D打印合作
全球領先的特種化工企業、尼龍12粉末的市場領導者——德國贏創工業集團(Evonik)繼續在富有吸引力的3D打印市場開疆拓土。2016年7月8日,該公司宣布將加入惠普的開放平臺( Open Platform)計劃,并將針對惠普專有的多射流熔融(MJF)3D打印技術推出量身定制的粉末材料。盈創工業希望,借助于積極參與惠普的開放材料(Open Materials)計劃,能夠看到增材制造在零部件大規模制造方面的進一步發展,比如汽車和飛機等行業。因此,該集團為惠普開放平臺計劃中的創新3D打印技術推出特殊的粉末材料。
今年5月份,惠普公司正式公布了其首個射流熔融3D打印解決方案,號稱“速度快10倍,成本降一半”。除此之外,該公司還在材料方面推出了開放平臺的策略,鼓勵合作伙伴開發與惠普系統兼容的粉末材料。該想法早在2014年就已經公布,從而給了惠普充分的時間在其MF 3D打印機發布前獲得足夠的合作伙伴。據了解,贏創公司多年來一直在開發能夠使用3D打印技術工業化制造高科技零部件的專用高分子材料。其Vestosint品牌的PA12基粉末材料具有出色的加工質量,是專門針對3D打印技術的屬性要求而設計的。
Vestosint是一種改性的聚酰胺基粉末,它是贏創公司在德國Marl的工廠里生產的,使用的是該公司的特殊工藝。今年2月份的時候,我們曾經報道過該集團宣布將投資數千萬歐元新增一條生產線,從而將其Marl工廠的生產能力提升50%,以滿足3D打印市場不斷上升的需求。新的生產線預計將在2017年年底啟動運行。據悉,截止目前,將為惠普的開放平臺開發材料的化工廠商包括法國的阿科瑪(Arkema)公司、德國的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公司,同樣來自德國的Lehmann & Voss公司等。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