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三大最新“重要成果”
技術的進步無疑會讓我們欣喜若狂,也正是因為技術的不斷進步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又一個“全新時代”。而3D打印在走過了荒蠻無知的發展期之后,已日漸被大眾熟知。如今,3D打印讓我們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而且其技術水平仍在高速發展,永不止步。
金屬3D打印基礎性研究獲重大突破
日前,來自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一個研究團隊宣布,他們正在研究一項困擾著常見金屬3D打印技術的重大問題。據悉,他們的發現將發表在8月份的《Acta Materialia》,并有可能加快3D打印技術的應用。
當這個增材制造研究項目開始的時候,Mathews就雄心勃勃地期望獲得開創性的成果。他說這項研究“力求在基于金屬的增材制造領域進行前所未有的更多、更詳細的實驗研究。”而該研究團隊即將發表的文章也代表了他們在預測和最小化金屬增材制造零部件無效缺陷和表面粗糙度方面的最新見解。
眾所周知,在增材制造金屬零部的過程中的快速加熱和使用激光生成的高溫能夠提高零部件的強度,但是同樣的工藝也可能導致空隙或毛孔,從而削弱該零部件。據了解,這些缺陷的主要原因是金屬粉末的不完全融化,或者強烈的汽化所導致的“鎖眼型”熔化。激光功率、光束尺寸、掃描速度和開口間距(hatch spacing)——這些統稱為掃描策略,是用于確定最終的孔隙度和孔隙的存在的所有變量。與該研究相關的另外一個研究項目——LLNL的金屬增材制造加速認證項目——負責人Wayne King評論說:“如果我們想要將零部件投入關鍵應用,那么它們就必須符合質量標準。我們的項目主要專注于在科學的基礎上發展對于增材制造過程的理解,從而建立增材制造零部件質量的可信度。”
King也是這一新論文的共同作者之一,并參與了該項目的算法開發以解決3D打印金屬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殘余應力、孔隙和微裂縫等問題。這個項目是在2015年3月與通用電氣(GE)合作開始的。America Makes為此提供了54萬美元的資金并且設定了18個月的成果交付時間。GE公司首席研究員Bill Carter證實,該算法項目正在如期進行,其軟件將會在今年9月提供給America Makes成員。一旦算法完成,他們將會在一種開源授權許可的條件之下將其公布出去。Matthews預期這將導致增材制造行業的更大飛躍。最終完成的軟件模型將能夠全面評估金屬粉末是如何形成一個熔池及其在固化之前的所有行為。King說:“這些模型將使金屬增材制造遠離經驗主義,并朝著更加科學的方向邁出一大步。他們還稱,這項研究非常重要,因為對于構建空間內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的了解可以讓系統獲得對金屬3D打印對象更精確的控制,從而可以實現耐用部件的可重復打印。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