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a教程:基礎界面篇
時間:2015-06-30 16:29 來源:未知 作者:中國3D打印網 閱讀:次
![]() 最近Ultimaker發布了最新版的Cura,剛使用不久,想想好像我也沒寫過Cura的教程,而且應朋友的要求今天寫了個詳細的Cura教程,教程里面都是基于最新版的13.03。所以有什么說明不妥的地方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Page1: 基礎界面
在Cura基礎界面第一選項是打印質量,這一欄可能經常需要改動。首先是Layer height ,Layer height正是打印模型由計算機軟件生成每一層切面的層高,通常需要打印很精細的模型,通常可以選擇0.1mm,如果對打印質量并不是太高的話,可以選擇0.2mm或者更高,但是層高太大當然就意味著打印質量會有點差,當時節省了很多時間,所以主要還是要根據具體打什么模型選擇層高。
Wallthinkness壁厚是指模型切面最外層的厚度,通常設置成噴嘴直徑的倍數。如果需要雙層壁厚,0.4mm的噴嘴就可以設成0.8mm。底下的選項是Enable retraction,也就是使能回縮的選項,當模型需要跨越空白區域,擠出機構就會將材料根據設置按照一定的速度回縮一定長度。
Fill欄主要就是一些模型填充包括底層層厚、填充率的設置,Bottom/Top thickness設置是根據每層層高的,一般會設置成層高的倍數,Bottom/Top thickness是打印最底層打印多少層之后才到填充的一個根據,如果設置厚一點的話效果固然會漂亮許多,幾乎看不到里面的填充,而且機構性較強,但是需要花更長的時間。Fill Density是內部填充比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完全中空的打印效果只需要設置成0。
在Speed&Temperture欄下一般改動的頻率并不是很大,主要是一些平時打印的速度和溫度設置,可以說是一個全局的參數設置。
底下的Supportstructure設置是一些模型需要打印支撐或者模型底部的Raft(底板與模型的過度),支撐選項是通過下拉選項的方式選擇的,一共有三個選項,首先是不添加任何支撐,然后是僅僅外觀添加支撐,最后一個就是處處都添加支撐,一般設置的時候選擇僅外表添加就夠了。
Filament欄主要是對材料的初始設置,并不需要頻繁的改動。首先是材料的直徑和下面的Packing density,但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兩個值沒太大所謂,其實試驗下來發現挺重要的,國內國外進口的材料可能存在這很大區別,可能國內材料里面添加了添加劑什么的,但是Cura本身會有推薦的參數,我用下來發現并不完全適用機器,主要針對的就是材料的密度,我實測下來發現國內的材料密度在1.23~1.28g/cm^3左右。
|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