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頂刊《ACTA》:增材制造彎曲晶粒界面“魚鱗”形貌異種合金材料!(2)
時間:2021-10-02 20:27 來源:南極熊 作者:admin 閱讀:次

圖 6。代表性模擬結果顯示了單軌熔體中熔池內的流動特性( L = 200 W, V =
1500 mm/s)。圖(a)、(b)、(c)和(d)取自圖1所示的截面AA、BB、CC和DD 。顏色代碼:316L——紅色;IN718 –
綠色。圖(e)顯示了從圖1中的視角II成像的凝固合金的界面。

圖 7。代表性模擬結果顯示了單軌熔體中熔池內的流動特性( L = 200 W, V =
900 mm/s)。圖(a)、(b)、(c)和(d)取自圖1所示的截面AA、BB、CC和DD 。顏色代碼:316L——紅色;IN718 –
綠色。圖(e)顯示了從圖1中的視角II成像的凝固合金的界面。

圖 8。代表性模擬結果顯示了單軌熔體中熔池內的流動特性( L = 200 W, V =
300 mm/s)。圖(a)、(b)、(c)和(d)取自圖1所示的截面AA、BB、CC和DD 。顏色代碼:316L——紅色;IN718 –
綠色。圖(e)顯示了從圖1中的視角II成像的凝固合金的界面。

圖 10。(a) Fe(紅色)和 Ni(綠色)的實驗元素分布圖沿著從單軌激光掃描獲得的橫截面
AA 疊加,L = 100 W 和V = 300 mm/s。由于 Fe 和 Ni 分別是 316L 和 IN718
的主要元素,紅色和綠色區域可以分別代表 316L 和 IN718。(b) 相應的模擬合金分布圖(紅色和綠色區域分別代表 316L 和
IN718。)。(c) 使用 EBSD 獲得的相應晶粒取向圖。(a)、(b) 和 (c) 左上角區域的虛線框突出顯示了魚鱗形成的 2D
視圖,其中也可以觀察到彎曲的紋理。

圖
11。(頂行)Fe(紅色)和Ni(綠色)的代表性元素分布圖沿著橫截面EE(見圖1)疊加,從單道激光掃描中獲得,D m / W
m為(a)1.18, (b) 0.43、(c) 0.27 和 (d) 0.23。(中行)對應的模擬結果,紅色和綠色區域分別代表 316L 和
IN718。(底行)EBSD圖像顯示相應的微觀結構。圖(b)和(c)上排白色箭頭表示彎曲條帶和漩渦的形成,圖(b)和(c)下排白色箭頭表示相應的彎曲顆粒形成。
這種最佳工藝窗口識別的方法應始終涉及對涵蓋界面演化兩個極端的激光參數的探索,從傳導熔化到嚴重的小孔熔化。本研究中觀察到的界面演變適用于任何具有移動聚焦能源的熔化過程。因此,應該可以在定向能量沉積中觀察到類似的現象過程也是如此。毋庸置疑,需要進行大量的模擬和實驗工作,以實現具有強界面的全尺寸多材料組件。實現這一點的一個關鍵方面是在隨后的層沉積過程中對“魚鱗”界面進行最小的變化,這可以通過切換到熔化的傳導模式來實現。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