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3D打印高強度鋁合金,金屬3D打印重大突破!
作為一種顛覆性技術,金屬3D打印在工業界應用廣泛,包括航空航天、生物醫藥以及汽車等一系列領域。通過金屬的增材制造,增強了設計的自由度和制造的靈活性,可以實現復雜形貌和定制化生產,從而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問題在于:目前僅有少數金屬合金可以真正實現3D打印,而超過5000多種合金由于打印過程中的熔融和固化動力學問題,容易形成具有柱狀晶和周期性裂縫的微結構,不適合3D打印。因此,金屬3D打印往往只能用于制備一些樣品,不能實現規;a。
有鑒于此,TresaM. Pollock等人受傳統熔鑄工啟發,報道了一種基于納米成核劑實現3D打印鋁合金的普適性金屬3D打印技術。
圖1. 3D打印鋁合金工藝
熔鑄工藝中,人們通常會加入一種稱作“孕育劑”(inoculants)的物質,和液體金屬混合,來孕育晶種,從而可在溫度梯度較大和固化速度較快的條件下生長晶體。
類似地,研究人員在打印材料中引入納米顆粒成核劑進行表面修飾,抑制3D打印中的熱撕裂行為,控制金屬固化方式,得到等軸結晶(相同的長寬高),可以在急劇的熱梯度條件下實現等軸晶體的生長。
圖2. 納米顆粒在合金粉末上的組裝
圖3. 加入納米成核劑(右)與不加納米成核劑(左)的產品微觀結構對比
研究發現,以往不適合3D打印的7075和6061系列高強度鋁合金可以通過選擇性激光熔融技術實現3D打印。3D打印產品具有無裂縫的、等軸的、精細結晶微結構,使得3D打印的鋁合金和鍛造鋁合金強度接近。
這種方法適合一系列合金材料和3D打印設備,具有良好的普適性。為不可焊接的超級鎳合金或鎳基間金屬提供了3D打印的可能,同時,該技術對熔鑄、熱壓鑄等容易產生熱撕裂和硬化裂縫問題的傳統工藝也具有借鑒性。
圖4. 固化行為
圖5. 力學測試
1.John H. Martin, Brennan D. Yahata, Tresa M. Pollock et al. 3D printing ofhigh-strength aluminium alloys. Nature 2017, 549, 365–369.
DOI:10.1038/nature23894
2.Iain Todd. Metallurgy: No more tears for metal 3D printing. Nature 2017, 549,342–343.
(責任編輯:admin)